副標題[/!--empirenews.page--] 春天,在飲食方面,首先要遵守《黃帝內經(jīng)》里提出的“春夏養(yǎng)陽”的原則,也就是說,在飲食方面,宜適當多吃些能溫補陽氣的食物。李時珍《本草綱目》引《風土記》里主張“以蔥、蒜、韭、蓼、蒿、芥等辛嫩之菜,雜和而食”,除了蓼、蒿等野菜現(xiàn)己較少食用外,蔥、蒜、韭可謂是養(yǎng)陽的佳蔬良藥。下面,我們一一論述之。
韭菜:唐代著名詩人杜甫有“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的詩句,陸放翁有“雞跖宜菰白,豚肩雜韭黃”的吟詠,說明了韭菜自古以來就受到人們的特別喜愛。一斤韭菜含蛋白質5~10克、糖5~30克、維生素A20毫克、維生素C89毫克、鈣263毫克、磷212毫克以及揮發(fā)油等。另外,韭菜還含有抗生物質,具有調味、殺菌的功效。特別是韭菜含粗纖維較多,而纖維素現(xiàn)在己被人們稱為第七大營養(yǎng)素,是人們必不可少的物質。
韭菜,雖然四季常青,終年供人食用,但以春天吃最好,正如俗話所說:“韭菜春食則香,夏食則臭”。春天氣候冷暖不一,需要保養(yǎng)陽氣,而韭菜性溫,最宜人體陽氣。正如《本草拾遺》里所說:“在菜中,此物最溫而益人,宜常食之”;李時珍亦云:“韭葉熱根溫,功用相同,生則辛而散血,熟則甘而補中,乃肝之菜也”。
所謂肝之菜,是說吃韭菜對肝的功能有益,祖國醫(yī)學認為,春季與人體五臟之一的肝臟相應,春天,人體肝氣易偏旺,而影響到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但春天多吃些韭菜,可增強人體脾胃之氣,從這個角度來說,也宜多食韭菜。由于韭菜不易消化,一次不要吃得大多。此外,胃虛有熱,下部有火和消化不良者,皆不宜食用。
民間用韭菜治病的方法很多,如惡心嘔吐時,在半杯奶中加入韭菜汁兩匙、姜汁少許,溫服;若是陽萎、早泄,可用新鮮生韭洗凈絞汁飲用,每次半斤,每日兩次,連續(xù)用一星期。韭菜炒蝦米,對健腎利尿助陽也有幫助。
韭菜極易栽種,一年能采割許多次,其中春韭葉鮮肉嫩,質量最好。遮光育成的韭黃,還有韭苔、韭花等也都很味美。城鎮(zhèn)居民可利用庭院角落及宅旁空地,或者用花盆、木箱、塑料桶等盛土栽培。播種或分蘗育出壯苗后四季常青,既可作家庭菜蔬,又可當觀賞植物。
大蒜:最近,日本出現(xiàn)了一家舉世無雙的“大蒜餐館”,該餐館供應的全是以大蒜為配料的美味食品。有泰國風味的大蒜燉雞、大蒜面包,日本風味的大蒜面條,中國風味的大蒜鯉魚,美國風味的大蒜餅干等100余種“大蒜菜”。
大蒜之所以受人們青睞,是在于大蒜不僅具有很強的殺菌力,對由細菌引起的感冒、腹泄、腸胃炎、以及扁桃腺炎有明顯療效,還有促進新陳代謝、增進食欲、預防動脈硬化和高血壓的效能。據(jù)最新研究,大蒜還具有一定的補腦作用,其原因是大蒜可增強維生素B1的作用(大蒜可以和維生素B1合成產(chǎn)生一種叫做“蒜胺”的物質。蒜胺的作用比維生素B1還要強),而維生素B1是參與葡萄糖轉化為腦能量過程的重要輔助物質。另據(jù)奧地利塞白斯多夫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大蒜能抵制放射性物質對人體的危害,減輕由此帶來的不良后果。
盡管吃大蒜對身體頗有裨益,但生吃過多也不利于健康!侗静輳男隆防镎f:“大蒜辛熱有毒,生痰動火、散氣耗血。虛弱有熱的人切勿沾唇”。過多生食大蒜會使胃組織在強烈刺激下受到損壞,引起急性胃炎;并對心臟病、腎炎等疾病產(chǎn)生副作用。時間長了還會引起維生素B2缺乏癥,形成口角炎、舌炎等皮膚病。因此,生食大蒜必須注意以下幾點:不可空腹生食和食后喝過熱的湯、茶;應隔日少食,每次以2~3瓣為限;肝、腎、膀胱有疾者在治療期間應免食;心臟病和習慣性便秘者應注意少食;不可與蜂蜜同食。
此外,生食大蒜時,口里會有特殊的臭味,這是因為蒜瓣被嚼碎以后,蒜細胞中特定酶的活化作用,將蒜堿分解為具有特殊臭味的蒜素。消除口中的蒜臭簡單有效的辦法是嚼茶葉,然后再用濃茶水漱口。
蔥:蔥有大蔥、小蔥、冬蔥之分。是人們制作菜肴的一種常用調味品。其營養(yǎng)豐富,就拿大蔥為例。每100克含蛋白質1~1.8克,脂肪0.3~0.7克,鈣12~89毫克,胡蘿卜素1~1.6毫克,維生素B10.05~0.09毫克,核黃素0.46毫克,維生素C的含量比蘋果高10倍,比柑桔高二倍。蔥還含有蔥蒜辣素,有較強的殺菌作用。在冬春季呼吸道傳染病和夏秋季腸道傳染病流行時,”吃些生蔥有預防作用。
科學家發(fā)現(xiàn),多吃小蔥能誘導血球產(chǎn)生干擾素,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美國有人從蔥中提煉出一種蔥素,治療心血管硬化獲得較好療效。一位法國醫(yī)生證實蔥還有增強纖維素蛋白溶解活性和降血脂作用,能消化凝血塊避免血栓發(fā)生。吃油膩食物時,再適量吃些蔥,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經(jīng)常吃蔥的人膽固醇不易在血管壁上沉積。
中醫(yī)認為,蔥一身都是藥,其葉能利五臟。消水腫;蔥白可通陽發(fā)汗、解毒消腫;蔥汁可散瘀血、止痛、解毒;蔥根能治便血及消痔。在《本草綱目》中就記載了用蔥能治病的藥方有54個,可治數(shù)十種病。民間有用蔥白500克,大蒜250克,切碎加水2000克煎煮,日服3次,每次一茶杯,可預防流感;若是胃痛、胃酸過多,消化不良的人可將大蔥頭4個搗爛,調入紅糖200克,連服數(shù)日有效。
生食生蔥時會給人口腔留下蔥味,可用濃茶漱口或咀嚼幾片茶葉就可除去蔥味了。
春天能溫補陽氣的食物還有不少,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總之,春天宜多食溫,當然對于陰虛有火之人,又另當別論了。
第二,春季飲食調養(yǎng)宜多食甜,少食酸。
唐代藥王孫思邈說:“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yǎng)脾氣”,意思是當春天來臨之時,人們要少吃點酸味的食品,而要多吃些甜味的飲食,這樣做的好處是能補益人體的脾胃之氣。
祖國醫(yī)學認為,脾胃是后天之本,人體氣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氣健壯,人可延年益壽。但春為肝氣當令,肝的功能偏亢,根據(jù)中醫(yī)五行理論,肝屬木、脾屬土,木土相克,即肝旺可傷及脾,影響脾的消化吸收功能。中醫(yī)又認為,五味入五臟,如酸味入肝,甘味入脾,咸味入腎等。若多吃酸味食品,能加強肝的功能,使本來就偏亢的肝氣更旺,這樣就會大大傷害脾胃之氣。有鑒于此,在春天,人們要少吃些酸味的食物,以防肝氣旺;而甜味的食品入脾,能補益脾氣,故要多吃一點。又有哪些食物在春季多吃好呢?
大棗:大棗性味甘平,尤宜于春季食用,我國人民一向把棗當作補氣佳品,數(shù)千年來,小小紅棗世世代代為人珍愛!侗眽衄嵮浴吩鱾鬟@樣一個故事:“河中永樂縣出棗,世傳得棗無核者可度世。里有蘇氏女獲而食之,不食五谷,年五十嫁,顏如處子!彪m情節(jié)不完全真實,但非無稽之談。國外把大棗稱為“天然維生素丸”,其維生素磷的含量為百果之冠,所含磷和鈣比一般果品多2~12倍。它是滋養(yǎng)血脈、強健脾胃的食品,正如《本草綱目》中所說:“大棗氣味甘平,安中,養(yǎng)脾氣、平胃氣、通九竅,助十二經(jīng),補少氣,少津液,身中不足,大驚四肢重,和百藥,久服輕身延年!庇形挥t(yī)生在163例虛弱患者中做對比實驗,凡是連續(xù)吃棗的,其健康恢復的速度比單純吃維生素類藥物快三倍以上。在我國民間亦流傳著“一日吃三棗,終生不顯老”,因此,在春天到來之際,您不妨多吃些棗,既可做棗粥,亦可做棗糕,當然生吃亦很好。對于身體較虛弱。胃口又不好的人,平時可多吃點棗米飯:即以大米為主,配上點紅棗,色澤鮮艷,爽口潤甜。
鍋巴:是煮米飯時鍋底所結之物經(jīng)低溫烘烤而成,略黃不焦,既香又脆。據(jù)現(xiàn)代科學分析,焙鍋巴所用的粳米,含有淀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維生素A、維生素E、纖維素和鈣、磷、鐵等礦物質。除淀粉外,其他成分大多藏于米粒胚芽和外膜里。經(jīng)過低溫烘烤,略微炭化后,外層的營養(yǎng)成分多被破壞,部分的淀粉也分解了,故食時極易消化;另外,于嚼鍋巴時,必須細嚼慢咽,分泌大量的唾液酶又可幫助消化吸收,促使腸胃蠕動,增強其功能;再則微炭化后的鍋巴,能吸附腸腔里的氣體、水分和細菌的毒素,以達到收斂止瀉的效果。據(jù)清朝太醫(yī)院脈案記載,慈禧素食膏粱厚味,除山珍海味、美饌佳肴外,最喜愛進食北京鴨,此物油膩脂重,以致長食傷及脾胃,中年即泄瀉頻作。為此,宮中眾多的太醫(yī)名手煞費心機,投入各種調理脾胃的名方貴藥。然而,泄瀉之癥依然時愈時作,纏綿不已。無奈之際想起了粳米鍋巴。于是為了治好這脾胃受戕、消化不良所引起的瀉泄,幾乎天天吃鍋巴,有時她嘴嚼鍋巴片,有時配料做成菜,也有時研成粉未吃。
祖國醫(yī)學認為,焙烤成鍋巴的粳米有補脾、養(yǎng)胃、強壯、滋養(yǎng)的功效,最宜病后調理。粳米若經(jīng)炒、烘、烤之后,食之味香,促進食欲,并可消食導滯,收斂止瀉。因此,春天還是多食鍋巴好。
山藥:味甘性平無毒,有健脾益氣、滋肺養(yǎng)胃、補腎固精、長肌肉
1/2 1 2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