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導引圖》是現存最早的一卷保健運動的彩色工筆畫,這是公元前3世紀末的作品。圖中描繪了不同年齡人群的導引動作44個,其中男性與女性的數量大致各半,旁邊還附有簡單的文字說明�!秾б龍D》是導引與運動最早的圖形資料,不僅年代久遠,而且內容豐富,為研究導引演進變化和發(fā)展狀況,提供了可貴的線索,同時也對深入研究四種氣功的歷史淵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導引圖》概況
“導引”或作“道引”。道氣令和,引體令柔之意�!兑磺薪浺饬x》中說:“凡人自摩自捏,伸縮手足除勞去煩,名為導引”。
帛畫《導引圖》用彩色描繪44種形態(tài)各異的運動圖形。“錦”是各種運動圖形的美稱。因此,該圖也可稱之謂44段錦�!秾б龍D》全長140厘米,高50厘米。圖前書寫《卻谷食氣》與《陰陽十一脈灸經》。其中繪有人物的部分寬100厘米,高50厘米。人物圖形上下共四層,每層11幅小圖,共44幅圖像。每幅圖高9~12厘米不等,每圖均繪一個運動姿態(tài)各異的人物。圖形附近書寫有說明文字。因為實物殘缺,實際能看出文字的只有31處。
從圖像的形態(tài)和服飾來看,圖中人物主要是庶民階層,畫像大多著褶(音它)侉(褲)式戎裝(即一種無絮的短袍),有的著禪襦式衣裳(即單層的連衣連裙服裝)或短侉(褲)、短裳(裙)。男女均綰發(fā)或戴巾幘(類似現在的便帽),穿尖角形鞋履,或赤足。亦有裸上身的。這與四川成都鳳凰山出土漢代畫像中收割的農民所穿的服飾相同。
二、《導引圖》運動的主要特點
從導引圖中的圖形、文字說明和運動姿態(tài)來看。其主要特點表現為“吐故納新,熊徑鳥伸”。“搖筋骨,動支節(jié)”等等。
(一)吐故納新,熊經鳥伸
《莊子·刻意篇》就有“吹噓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伸),為壽而已”的記載。莊子(約前369-前286年)是戰(zhàn)國時期的哲學家,說明早在2300年前,有關“吹噓呼吸,吐故納新”的呼吸運動,與“熊徑鳥伸”摹仿禽獸姿態(tài)的運動,已經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習練功法的基本模式。
吐故納新——“卯(仰)滹(同呼)”(圖1)。側立。雙手反轉伸向背后。挺胸、收腹,作深呼吸運動。
熊徑鳥伸——“熊痙”(圖2),扭腰、轉身向右側甩手。“徑,曲徑。”又“痙”與“勁”通。強勁剛健之意。
“信”(圖3),作鳥形。抬頭,伸頸、折腰、直腿,雙手及地。“信”與“伸”通。“鳥伸”之意。
“熊徑鳥伸”是古代《五禽戲》中的功法之一。馬王堆《導引圖》中摹仿鳥類姿態(tài)的有3種:信(鳥伸)、鹯(猛禽)“鷂北”(鷂背)、鶴譚(譚,延伸)。模仿獸類姿態(tài)的有3種:“熊痙”、“×(猿)滹(呼)”,“木×(沐猴)×(喧嘩)引炅中。模仿其他動物姿態(tài)的有3種:“堂狼”(螳螂)、“龜恨”、“×(龍)登”。其中以鳥類為主,獸類次之,其他3種動物的姿態(tài)各一,說明古代摹仿動物姿態(tài)的仿生功,并不限于《五禽戲》中五種禽獸。此外,還有“螳螂”和龜、龍。以上就是漢代仿生氣功的特點之一。
(二)搖筋骨,動支節(jié)
《素問·異法方宜篇》:“其病多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蹺。”王冰注:“導引,謂搖筋骨,動支節(jié)。”
搖筋骨——“以丈(杖)通陰陽”(圖4)。雙手握杖,左上右下,利用器械翻身作轉體運動。
引膝(膝)痛(圖5)。雙手握拳抵腰,極力弓身向后。
動支節(jié)——“覆(腹)中”(圖6)。扭腰,急轉雙手。
“滿逆”(懣厥)(圖7)。俯身,獗尻,仰頭虎視。
以上運動,牽動腰、背、四肢、筋骨等關節(jié),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
(三)其他運動
球術運動——蹋(踏)鞠(圖8)。說明文字已殘缺。折身、轉體、甩手,作戲球狀。“踏鞠”或叫“蹴鞠”,蹴,音卒,踢球的意思。古代往往帶有軍事訓練的性質。也是一種運動,所以詩詞中將它稱之謂“輕身健體”的導引法。
盤舞——漢代民間舞蹈。地上排列盤子,多少不等,多者七盤,故稱“七盤舞”。
“堂狼”(螳螂)(圖9)。扭腰,雙手向空中甩袖,作跳躍狀,雙目注視圓盤�!秴问洗呵�·大樂篇》:“昔陶唐之始……民氣郁閼而滯著,筋骨瑟縮不達,故作舞以宜導之。”說明利用舞蹈疏通筋骨的導引,其歷史淵源非常悠久。
三、結語
從上述簡要的介紹和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幾點結論:
(一)馬王堆《導引圖》術圖形和說明文字屢屢見于有關“導引”文獻的記載。其中包括“吐故納新”的呼吸運動,摹仿“熊徑鳥伸”的仿生運動,以及“搖筋骨、動支節(jié)”等多種肢體、關節(jié)運動。
(二)該圖系漢代庶民階層喜聞樂見的氣功運動。圖中的44種術,對后來《五禽戲》、《八段錦》、《易筋經》等功法的形成和發(fā)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三)運動中,涉及治病的項目有12處:如“煩”、“病明”、“引聾”、“覆(腹)中”,“引膝(膝)痛”、“引祛責(積)”、“滿厥(懣厥)”,“引項”,“引溫病”,“坐引八維”、“引痹痛”、“引頹(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