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通信領域的權威檢測部門---中國泰爾實驗室的檢測表明,使用手機耳機所受到的輻射比直接使用手機受到的輻射高三倍的說法缺乏科學依據(jù)。實際的情況是耳機處的電磁輻射量比手機天線處的輻射量小兩個數(shù)量級。也就是說使用耳機通話比直接使用手機通話,頭部受到的輻射要小的多。
最近,國內(nèi)媒體普遍報道了英國某組織測試手機附加的耳機在通話過程中電磁波輻射量比手機天線大三倍的說法,引起人們廣泛關注,作為多年從事通信標準研究與測試的專業(yè)實驗室,中國泰爾實驗室對此進行了認真測試研究。他們對市場上銷售的十幾個型號的手機在處于最大發(fā)射功率(2w)時天線處的近場電磁輻射量,以及在加耳機后耳機處的近場電磁輻射量進行了詳細測試。采用高精度適應GSM手機脈沖輻射方式的儀表,并采用峰值保持測試方法,以搜取最大輻射值。測試結果表明:耳機處的電磁輻射量比手機天線處的輻射量小兩個數(shù)量級。
對此,泰爾實驗室主任何桂立向記者解釋說,手機通信是通過電磁波的輻射來實現(xiàn)的。手機天線及天線與射頻電路的連接,包括天線的尺寸、阻抗特性和材料在設計上肯定是為獲得最佳輻射。應該說天線處無疑是最大輻射點。而耳機在手機的電路連接上處于音頻電路部分,與射頻電路在設計和工藝組織安排上有很好的隔離措施(不然手機無法正常工作)。而且耳機線的長度和材料也不適宜取得高效輻射量。因此耳機處輻射量比手機天線處輻射量更大的說法沒有道理,也不符合實際情況。
關于手機的輻射問題,何桂立指出,目前國際上通行的手機輻射對人體的影響是以比吸收率來定義的,主要表現(xiàn)為熱效應(即分子運動產(chǎn)生的熱),該影響究竟如何目前尚無確定的結論。我國有關移動通信設備輻射的安全標準目前正在制訂過程中。
中國泰爾實驗室始建于1981年,原名為中國電話參考當量檢測中心,由原郵電部和國家標準總局聯(lián)合批準成立。2000年1月12日,經(jīng)國家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和信息產(chǎn)業(yè)部聯(lián)合批準,實驗室正式更名為中國泰爾實驗室。成為我國電信技術標準和測試方法研究、電信設備檢驗和試驗的規(guī);、綜合性國家實驗室。實驗室的GSM系統(tǒng)模擬器測試環(huán)境,是歐洲和美國以外的惟一一套測試系統(tǒng),可以進行GSM手機型號認證(FTA)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