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海南人平均壽命為73.13歲,高于全國70歲的平均水平,百歲老人比例在全國名列前茅,成為了長壽島。中國百歲以上的老人,在古代就已不少。但是,到底有多少卻不容易回答。
根據(jù)史料記載,活到100歲以上者不乏其人,最長壽者甚至達(dá)到300歲以上。據(jù)宋人錢希白的《洞微志》所載,宋太宗太平興國(公元976-983年)年間,李守忠到廣東來,在海南島碰到81歲(虛歲,下同)的楊退舉,他請李守忠到家里,李守忠見到了楊的122歲的父親和195歲的祖父,還見到了楊的曾祖父。他的曾祖父個子像個小孩子一樣,雖則楊遐舉已不知道他多少歲數(shù),但按計算至少已有200多歲了。
又據(jù)《南史·梁始興忠武王恒傳》,蕭恒在粱武帝普通(公元520-526年)年間,攻進(jìn)糧城(在今河南),見到了城里有一位居民240歲。姜亮夫的《歷代名人年里碑傳總表》,有一位由六朝到唐代的和尚,叫做慧昭,達(dá)290歲。但比他更長壽的仍有其人。據(jù)《三國志·魏志·明帝紀(jì)》裴松之注引《世語》,就說魏明帝時在并州有一位鮮卑族的婦女,年紀(jì)已經(jīng)350歲了,言語飲食、尚如常人。
有些人總認(rèn)為從事腦力勞動會年壽不長。其實不然。如漢代的胖子張蒼,做過御史大夫和亟相,好讀書,明圖籍,精律歷,就享年105歲。唐代名醫(yī),孫思邈,活到了100多歲。明末清初的孫見龍,是一位學(xué)者和詩人,更活到了159歲。近代學(xué)者畫家和書法家活到100歲以上的更大有人在。
可見從事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人,只要養(yǎng)生得法都可以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