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電視臺記者采訪一對年逾八旬的金婚夫婦,問為何能保持青春的活力?置身于布娃娃、小狗、小貓等玩具的童話世界里,手里握著一只絨布娃娃玩具的老婦人滿頭白霜,卻精神矍鑠,她爽朗地回答:“一個人只要保持一顆童心,就能永葆青春活力!
老年人保持一顆童心,不僅能溝通自己與兒童的感情,而且對自己活得輕松愉快,去掉暮氣,以至返老還童都有很大的意義。一個人童心不老,他就會渾身充滿朝氣,生活充滿快樂,就會有一個永遠年輕的精神世界。
有些人不但自己童心泯滅,老氣橫秋,而且十分努力地按自己的模式要求和改造孩子?偸且蠛⒆印吧倌昀铣伞、“一本正經”、百依百順,不允許孩子游戲、發(fā)問,更不能容忍孩子與大人有不同意見。否則就是“大逆不道”,就要受到斥責和懲罰。
魯迅先生曾經提醒我們:“要學學孩子,孩子是可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處,想到昆蟲的語言;他想飛上天空,他想潛入蟻穴……”他認為“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這充分表現了魯迅對兒童的理解和他那顆永不泯滅的童心。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理學大師、北宋時的大學者程顥寫過一首七言絕句《春日偶成》:“云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绷硪晃凰未竺ΧΦ脑娙颂K東坡也寫過這樣的詩句:“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崗……”這些老夫子“偷閑學少年”、“聊發(fā)少年狂”,足見他們有著一顆童心。
生命的衰老是無法抗拒的,而一個成熟的老人應該保持精神年輕,童心不老。而童心不老,就能樂而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無形中延長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一個人如果老氣橫秋,老態(tài)龍鐘,那就會未老先衰,病魔纏身。印度詩人泰戈爾有一句名言:“偉大的人物永遠是小孩。死了,他把天真留給世界。”革命老前輩徐特立有一首詩:“世有老少年,也有少年老。不落時代后,年老才是寶!
如果我們能“偷閑學少年”、“聊發(fā)少年狂”,保持一顆童心,那我們就能讓健康快樂的生命奏出多彩樂章,如秋菊之濃艷,秋日之燦爛,秋實之飽滿,秋光之無限。這是最好的養(yǎng)生之道。